济南开医院诊断证明_病历住院证明✅徵:bjt168✅王医师【专业+诚信】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重点突破规模化制造,补齐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域空白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近日,济南发布《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济南将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资金补贴从2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按照发展计划,到2025年,济南将培育8-10家龙头企业,20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领先企业,形成500亿级产业规模,在功率器件、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高地和创新发展高地。
从《意见》看,济南将围绕高性能集成电路、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完善材料、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环节,重点突破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规模化制造,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国内一流的产业生态。
具体而言,济南将实施设计固链工程。发挥中国算谷、中国氢谷、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建设带动效应,加快发展加解密芯片、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国产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多媒体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物联网芯片等相关产品,拓展服务器、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市场。
实施制造补链工程。支持功率半导体产线建设,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尽快形成规模制造能力。以生产线建设带动关键装备和材料配套发展,构建以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
实施封测强链工程。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级封装技术研发和创新,引进国内外龙头封测企业,在细分领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围绕多媒体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和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需求,建设高端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实施材料延链工程。面向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航空航天等应用市场,支持企业加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等研发力度和产能投入,持续扩大碳化硅、铌酸锂等材料产业规模;推动高纯石墨、碳化硅单晶生长炉本地产业化,补齐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域空白。
为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见》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支持额度从2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
比如,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对在集聚区内租赁生产和研发类办公场所的重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房租补贴,前三年按照每年实际发生额的70%、50%、30%逐年给予补贴,同一企业累计补贴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打造秀美空间格局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和支撑,强化空间管控和用途管制。“我省将加快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济南—德州、滨州—东营黄河百里风貌带,建设人河城和谐统一的沿黄生态廊道,构建马颊河、徒骇河等七条生态廊道。”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保护处处长王青介绍。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积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强力突破新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高效的现代经济。我省将以绿色化工、绿色智造、绿色港口、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培育“领航型”企业。深入推广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新模式新技术。
提升环境品质方面,我省将统筹气、水、土、海各要素,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途径,突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流域、海域联防联控,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升级。对新建且年度服务企业(收入规模不小于500万元)数量20家以上的平台,给予不超过设备(含软件)投资额30%的一次性资金支持,最高扶持1000万元。对原有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30%的一次性资金扶持,最高扶持1000万元。支持购买研发工具,对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研发企业,每年给予不超过EDA实际研发费用30%的资助,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企业流片。对首次完成全掩膜工程产品流片的设计企业,给予不超过流片费用50%、年度总额不超过500万元的资助。支持企业开展封装和测试,每家企业年度获得补贴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强化人才支撑。支持集成电路企业与高校联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对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按照企业建设总投入的50%给予一次性奖补,最高奖补500万元。
从支持力度看,《意见》对列入市重点项目库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最大,这样的项目发生的融资费用,将按照年度实际支出融资利息的50%给予贴息,年度贴息额不超过2000万元且不超过企业融资成本,贴息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按照《意见》,到2025年,济南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明显提升,材料、制造、封测技术和产能将形成重大突破,产业链闭环生态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将达500亿级。
住房问题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度、探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民生期待正一步步从愿景成为现实。
最近几日,济南持续高温。在位于和平路13号、有着35年历史的燕子山小区东区4号院,却因为草木葱郁、环境整洁让人感受到一丝清爽和惬意。“这两年,小区环境好了,居住安全了,生活便利了,老人们乘凉遛弯再也不用去小区外面的公园了……”57岁的张华在燕子山小区东区4号院已住了30多年。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幸福感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电动车充电车棚,更换了单元门,规划了停车位,居民打心眼儿里感到幸福。
济南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为了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使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济南市既注重改造城市风貌,打造靓丽“面子”,又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筑实城市“里子”,改造后的小区实现了环境焕然一新,水电气暖同步焕新,休闲健身、养老抚幼功能补全。
在燕子山小区,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是社区网格员,他们扮演着小区里“大喇叭”“摄像头”与“和事佬”的角色。“15号楼有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家里漏水把楼下新装修的房子泡了。我们经过一上午协调,把赔偿费从2万元减到了500元。”李文是燕子山小区的一名网格员,说起前不久刚解决的问题,满脸洋溢着笑容。
为进一步丰富企业引才育才路径,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今年5月,山东省工信厅联合省国资委启动了2022年度“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征集并遴选山东标志性产业链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亟需攻关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记者了解到,按照“突出重点产业、聚焦亟需紧缺”原则,最终共遴选出66项重大关键技术需求,形成2022年度“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揭榜金额累计达8.7亿元;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达到70%以上。
据了解,从2022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看,新兴产业占比高,产品市场潜力大是一个突出特色。如:威智医药提报的技术需求“核素偶联药物研发”,突破后有望形成针对特定前列腺癌的一类创新药物,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形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临工重机瞄准矿山自动驾驶车辆实际应用与产业化需求,提出的“面向矿区恶劣环境下的重载宽体矿车智能感知与高精度定位技术”有关需求,技术路径及应用场景清晰,突破后将对产业产生重大引领作用。
为确保榜单质量,前期,省工信厅组织专门力量对提报的技术需求进行了集中研究,并与企业反复沟通,形成明确的技术需求与工艺指标,对技术研发的可行性及企业前期工作基础进行认真评估。从榜单看,发榜企业既有省属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头部骨干企业,也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但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和配套团队,能为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本次揭榜金额累计达到8.7亿元,其中,单个项目揭榜金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就有25项,体现了企业寻求合作、创新突破的强烈愿望。以力博重工提报的“超低功耗散料输送高端装备”为例,有关技术需求直接服务国家“双碳”和“一带一路”战略,为该领域重大创新项目,揭榜金额达到9600万元,可为领军人才和团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可靠保障。
记者了解到,省工信厅将会同省委组织部等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通过本次“揭榜挂帅”达成实质性合作,在山东企业落地的研发项目,直接列入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引进的高水平研发人才优先纳入省级相关人才工程进行支持。山东还将成立由省工信厅牵头,高校、科研院所、知名投资机构及企业等多方面专家参与的“揭榜挂帅”专题工作小组,对榜单项目进行全程跟进指导,协助发榜企业进一步理清技术需求,对接揭榜人才;推动相关投资机构密切关注技术研发进展,适时给予金融支持,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技术“孵化”机制。